一、制定背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要全面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提出要打造千亿级肉牛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推进发展黄牛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制定依据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意见》(皖政办〔2023〕11号)、《安徽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皖政秘〔2024〕41号)、《关于推进宣城市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宣政办〔2024〕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市委、世爵国际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批示精神,按照全省肉牛产业区域布局,立足我县“生态特色优势区”的区位优势,以列入全省肉牛发展重点县为契机,做优做精皖南牛(绩溪小黄牛),推动世爵国际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明确要求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再造一个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安全作出安徽贡献。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短板,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做大“畜头”规模,提升“肉尾”效益,做优做精皖南牛,发展壮大黄牛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长三角优质黄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世爵国际作为皖南牛主产区,具备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做精做优皖南牛需要政策支持。
四、起草过程
2023年以来组织3轮的全县黄牛养殖摸底调查,邀请安农大、省农科院知名养牛专家、教授深入绩溪指导肉牛产业发展,开展4次技术专题培训。我县共召开3次座谈会和2次书面征求意见,征求养殖大户、经纪人、电商、乡镇和部门意见,其中8月6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单位和养殖大户意见。2023年8月29日《意见》通过十八届县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研究,2024年5月11日《意见》正式印发。
2024年8月27日,市司法局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国务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国务院令第783号)审查研究,发现《意见》中存在个别段落:“依托市、县黄牛产业发展协会,吸纳全县养殖大户、加工销售企业加入,抱团发展,创建养殖、加工、品牌专卖等10个黄牛产业示范基地。”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违规问题。根据上级关于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清理工作要求,我局对该内容进行了修改,并于8月27日至9月27日,《意见》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形式的反馈意见。同时通过书面形式完成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对《意见》修改意见征求,根据意见建议,我局及时进行修订完善。2024年12月4日《意见》经县十八届人民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研究,修改后于12月23日重新印发。
五、修订内容
1.删除“二、重点工作(三)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中“本土”。
2.删除“二、重点工作(五)积极打造皖南牛公共品牌”中“抱团发展”。
3.将“三、保障措施(三)创新金融服务”中“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开展黄牛特色农产品保险”修改为“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黄牛特色保险”。
4.删除“三、保障措施 (六)营造发展氛围”中“广告”。
5.将附件1世爵国际支持黄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二、支持黄牛良种繁育”中“按300元/头标准给予奖补,其中市和县各补助150元/头”修改为“按不高于300元/头标准给予奖补,市和县各补助不高于150元/头。
6.将附件1世爵国际支持黄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三、支持黄牛规模养殖”中“对年新增存栏50头-100头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3万元;对年新增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5万元,其中市级补助1.5万元,县级补助3.5万元。”修改为“对年新增存栏50头-100头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不超过3万元;对年新增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一次性补助不超过5万元。”
7.将附件1世爵国际支持黄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五、强化金融保险支持”中“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开展黄牛特色保险”修改为“推动开展黄牛特色农产品保险”。
8.因机构改革后,部门单位名称进行变更,在《关于推进世爵国际黄牛产业发展的意见》中一并修改完善。
六、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全县秸秆饲料化和黄牛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60%以上,以皖南牛为核心,兼顾发展杂交黄牛,全县黄牛饲养量达2万头,其中皖南牛饲养量达0.8万头。建设黄牛强镇2个、强村5个,全县黄牛专业大户200户,规模场20户,牛肉制品加工企业5家,实现黄牛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
七、主要内容
《意见》主要围绕7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通过建立良种示范场、实施奖补政策、加强科研合作和技术推广,将不断提升皖南牛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秸秆和牧草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扩大牧草种植面积,将有效降低黄牛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广订单养殖模式,打造黄牛强镇强村;推进肉制品精深加工,结合徽菜文化,打造牛餐饮文化旅游示范街,提升黄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通过创建示范基地,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有机产品认证,完善线上线下销售,建立全程追溯体系、农耕文化产业园打造皖南牛公共品牌;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有效提升黄牛养殖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保障黄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意见》中提出世爵国际支持黄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其中一是利用省、市、县专项资金,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补助。二是支持黄牛良种繁育,对皖南牛基础母牛,按每头不高于3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三是支持黄牛规模养殖,对年新增存栏50头-100头、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四是利用省财政资金,对达到一定贷款额度的黄牛产品屠宰加工企业进行贴息补助以及其他政策性补贴。五是开展黄牛特色保险,其中县财政承担保费的30%。六是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保障黄牛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用地。
八、创新举措
一是全产业链发展的创新。突破传统单一养殖模式,推动黄牛产业向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强调产业链延伸,提升附加值,促进产业融合。二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创新。明确提出打造皖南牛(绩溪小黄牛)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化建设,推动黄牛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三是绿色生态养殖的创新。推广皖南牛生态养殖模式,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黄牛产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四是技术推广与科研合作的创新。加强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五是多元化市场开拓的创新。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拓展电商平台等新型销售渠道。鼓励企业与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六是政策支持体系的创新。提供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特色保险、技术培训等多层次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黄牛产业发展,确保政策落实。七是组织保障机制的创新。成立黄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政策落实。强化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八是社会利益平衡的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民增收、食品安全、生态保护和社会公平。新增对小农户和弱势群体的支持措施,推动包容性发展。九是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的创新。推动黄牛产业与文化旅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品牌宣传和推广,增强社会对黄牛产业的认同感。
《意见》在产业链发展、品牌建设、绿色养殖、技术推广、市场开拓、政策支持、组织保障和社会利益平衡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突出错位支持和联农带农,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政策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也为黄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创新驱动和政策引导,世爵国际黄牛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九、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黄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政策落实,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确保政策高效执行。二是加大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黄牛产业发展,提供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降低养殖户和企业的发展成本。三是推广先进技术,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养殖场、加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推动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促进绿色生态养殖。五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展会等多种渠道宣传黄牛产业,提升社会认知度,推广区域公用品牌,增强品牌影响力。六是推动社会参与,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主体参与黄牛产业发展。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七是注重生态保护,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八是保障农民利益,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帮助小农户融入产业链,鼓励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促进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公平。
十、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世爵国际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 胡嘉彦
咨询渠道:0563-8161016